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爱说,社区居家养老的本质在于养老体制的转变和以往的“家庭养老”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养老模式区分的关键不在于在什么样的地点养老,而在于一系列养老协同力的来源包括经济来源、生活方面的照顾以及精神支持等。家庭养老主要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进行生活上的照料和尽到情感照顾责任。而社区居家养老中的“家”是一种载体,与以家庭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家庭养老有根本性的区别。社区居家养老这个概念是由养老保障体系发达的欧美国家先提出的,欧美国家由于物质资源较为丰富,他们在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时大多选用了集体统一生活的养老方式,建立数量较多的养老院,托老所等,将很多老年人集中在一起生活。养老院、托老所虽然设施齐全,工作人员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出现了较多的弊端,比如由于监管不到位,有些养老院充扣老人纳的费用,提供劣质服务;老人们集中居住在养老院中,每一位老人单独特殊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多时候养老院仅仅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对于老年人的心理慰籍等是做不到的,集体养老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又出现了“回到家庭中去”的呼声。当然,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并不是完全脱离社会,不接受社会的服务,而是既居住在家中又接受社区及社会提供的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家庭生活+社会服务”的模式。在这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可以相对更为随意放松地在自己最熟悉的家中居住,政府和社会没有必要修建很多的集中养老机构,只需要在老人生活的社区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包括上门照料生活、简单家庭医疗护理等服务。可见,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家”与家庭养老模式的“家”的概念已经发生本质性变化。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不再是子女的资助,而是老年人自己的退休金社保等,由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提供相应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可见,社区居家养老已经从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养老变成了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养老。这无疑是养老机制的一种重大转变。

(摘编自杨继瑞、薛晓《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协同机制探讨》)

材料二:

创立于2007年的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金太阳中心),是一家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公益组织。金太阳中心打造的对接居家养老购买服务模式,在福州市开了先河。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模式,成为养老市场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2013年9月29日,金太阳中心顺利完成接收鼓楼区6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69名工作人员的任务。同时,在鼓楼区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为80岁以上7100多位老人购买服务,使得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一年以来,在和鼓楼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中,金太阳中心为老人提供的管理服务工作运作良好,受到了鼓楼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赢得了老人们的高度评价。

金太阳中心不断加强服务体系的设计,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资源整合的路子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金太阳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呼叫平台和集中的老人群体资源,多方寻找合作伙伴。2014年7月起,金太阳中心和福州市第一医疗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利用其现有的公立医疗卫生资源,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等服务,为老人开通疾病救治的“绿色通道”。2014年上半年,金太阳中心积极探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家政服务的新路子,先后与福州市的巨龙保洁公司、鑫兴源家政服务公司合作,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调剂,实现了按市场需求来配置资源的良性发展态势。

(摘编自钱玉婷《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为老人支撑起一个“爱”的屋檐》)

材料三:

       

(摘编自鲸准研究院《2019中国养老服务行业报告》,搜狐网2019年8月12日)

材料四:

“虚拟养老院”是在“智慧养老”背景下较早付诸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模式。该模式最早由苏州市沧浪区提出并实践。成立于2007年10月的苏州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不同于传统的养老院。换句话说,它只是一个养老服务信息交流中心,而不是真实的养老院。它由苏州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整合了许多优秀的社区服务企业加盟, 并依托中国电信开发的“居家乐221服务系统”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居家养老服务。虚拟养老院模式目前已在江苏、北京、甘肃、天津等地推广,成为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普及和运用,虚拟养老院模式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目前基本成功构建起多层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第一层次为生活服务层,主要提供生活照料、物业维修等服务,目前已针对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第二层次为商务服务层,主要提供粮油配送、爱心配餐等服务,目前已逐渐进入市场可行性调研与尝试运营阶段。第三层次为健康服务层,即构建对接智慧养老的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可穿戴传感器远程实时监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以维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这一层次目前正逐渐受到重视,不仅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被广泛运用,而且被日益引入机构养老服务中。

以虚拟养老院模式所构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仅整合了优质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了包括医疗保健、应急救助、物业维修、人文关怀等在内的多元化的上门服务,而且可以融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机制,从而有效满足了经济困难等特殊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它不仅能够降低养老服务业的成本,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有效整合社会和企业资源,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摘编自李小兰《我国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

【小题1】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政府大量出资为80岁以上老人购买养老服务,由社区养老机构提供上门照料生活等具体服务。”
B.“养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方式,无法做到既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又满足老年人的特殊心理需求。”
C.“只要能够在老人生活的社区提供各种社会化服务,政府和社会就没有必要修建很多的集中养老机构”
D.“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家与家庭养老模式下的家有本质不同,关键在于养老地点完全不同。”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小题3】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请结合材料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19-20高二下·四川成都·开学考试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前浪的赞美为何不被后浪买账?

李世佳

①2020年青年节前夕,一段不到4分钟的视频《后浪》引发了热烈的媒体讨论。60后演员何冰的献给新一代的演讲诚恳而真挚,长辈对年轻一辈的肯定和赞颂也是令人动容的。现代文明的发展确实带给了年轻人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机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选择。但是,视频的初衷是来一场不同代际间的平等对话,却似乎缺少了后浪的视角——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多样化的后浪的视角,这也许是导致视频引发的激情澎湃渐渐消退之后,引来更多争议的最根本原因。

②以前浪的视角来赞美后浪,为何依然有人不买账?心理学上有发展利益假说,父母与成年子女有着更多的利害关系,因此,父母会以更加积极但是带有偏见的方式来感知他们与成年子女的关系。这种过度积极的偏见很可能让父母高估他们与成年子女的亲密关系反过来加剧两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和矛盾。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年轻人(20-39岁)的基础发展任务是解决亲密性的问题,而中年人(40-64岁)的首要发展任务则是解决世代性的问题。因此,年轻人更感兴趣的是如何与同龄人建立有意义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个人的价值观体系;而中年人的主要兴趣则正好相反,他们更关心如何加强与成年子女的关系,维护他们自己已经建立好的价值观体系,并将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传承下去。

③这些相互矛盾的关注重点对代际关系产生着重大影响。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独立性,并认为中年父母的养育角色已经结束。相反,中年父母在这个阶段往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精神和物质资源,他们 认为投入这些资源来对子女进行指导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对自己的人生也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年轻一代倾向于将外部控制降到最低,而中年一代则倾向于将他们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力最大化——所以以中年人视角为出发点的演讲,即使是饱含着诚意和善意,本来就很难被所有年轻世代所接受。父母的出发点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好,但是两代人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毕竟不同、主要关注点也不同,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他人,即使自己已经最大努力做到了真诚,也很难让他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④_____,代际误解和文化冲突(即代沟)是人类发展的常态,通常情况下,每一代人都会创造并且欣赏新的音乐、舞蹈、时尚、技术和词汇,以显示自己的创新性和独立性,并有别于上一代人。因此,年轻一代几乎总是在挑战和改变现有的文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可能将上一代人打上一系列标签,例如过时、死板、高高在上和不合群。上一辈人则可能对这些时髦的年轻人不屑一顾,对这些在他们看来过于标新立异的年轻文化感到困惑甚至厌恶。这就是典型的和世代有关的刻板印象。这种看法往往是消极和过分概括的:某个群体中有一个成员表现出了某种令人不快的特点,刻板印象却会使人们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个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具有这种特点。在这种世代相关的刻板印象中,年轻一代总是离经叛道的,年长一代总是顽固不化的:有趣的是,年轻一代终会变成年长一代,代表新生力量的一代也终将会被时光的流逝、文化和技术的变革冲到代际鸿沟的另一端。

⑤《后浪》的初衷也许是想要打破这样的刻板印象。它创作了一个懂得羡慕、尊敬、感激年轻一代的前浪,也塑造了一个能够自由选择、爱玩会玩、内心强大、家境优渥的后浪的形象。可事实上,后浪依然是前浪眼中那个离经叛道的形象,只是这次能够被更加宽容和开明的前浪所理解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进步,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能够代表多少前浪你们又究竟能够代表多少后浪呢?更关键的问题是,前浪能够宽容的是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教育水平、人生轨迹、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所有后浪,还是只有视频中所塑造出来的那些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后浪呢?无论如何,用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特点来给整个群体贴上标签都是荒谬的。即使是对积极形象的一味赞美和过分代表,也可能因为建立在缺乏沟通交流理解的基础上,很可能让人们忽视了年轻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和困扰。我们终究还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喜怒哀乐,有忧愁困苦,有对现在的迷茫和对未来的忧虑。如果前浪们不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这些年轻人的压力 ,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消除代沟。

⑥打破代沟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尽管《后浪》在内容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年长世代对年轻世代的肯定需要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你们比我们当年好多了,还有什么不满足——毕竟,对现状的永不满足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其次,用那些在网络时代混的风生水起的年轻人来代表所有年轻人,却忽视了每个群体内的个体多样性,从一种刻板印象跳到另一种刻板印象,这并不能算是进步。事实上,没有人是生来就心理强大的,我们的经历、教养、家庭资源、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我们是否有在压力下迅速恢复的心理韧性。我们可以提倡和鼓励年轻人通过发展积极的压力应对方法和学习更多的心理保护知识来提高心理韧性。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真正对后浪满怀羡慕/敬意/感激前浪们,正在努力建设国家,争取让后浪们的压力更小,为他们的生活保驾护航:而这一切,我相信后浪们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才是一个健康社会最美好的长江后浪推前浪

(有删改)


[注]①2019年来自中共中央党校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了当代年轻人的三种主要生活压力,包括就业难、购房难、子女上学难。文中还提到了引起年轻人普遍焦灼情绪的一些其他因素,包括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养老问题、来自工作单位、社会交往、社会转型与变迁等的压力。
【小题1】第2段中“买账”的意思。
【小题2】对于第1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4分钟”强调了视频的时长,凸显其引发的影响。
B.介绍本文话题背景,增强了问题的趣味性和时效性。
C.照应标题的同时,统领全文并引出后文的内容分析。
D.充分肯定后再点明缺陷,先扬后抑,评价全面公允。
【小题3】下列选项适合填入第4段横线上的是(     )?并说明理由。
A.更重要的是     B.进一步看
【小题4】下列选项表述最符合第4段所说的“刻板印象”的一项是(     
A.老年人少有豁达而时髦的,大多数保守甚至顽固。
B.宅、佛、低欲望且过于自我,是00后的新特征。
C.黑人素质低,白人傲慢,黄种人不关心公共事务。
D.男性喜欢科技与体育,女性乐意谈论育儿与美容。
【小题5】结合全文及注释,推断《后浪》里“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一句引起部分年轻人的反感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当今全球经济、金融、贸易、生产和投资一体化时代,贸易强国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广义上看,当今可进行国际贸易的不仅包括传统的商品和服务,还包括货币、规则、技术以及产品标准。后者属于全球公共品和地区公共品范畴,也必须纳入到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中,并作为划分贸易强国分类体系的一部分。

贸易强国不是少数贸易大国的专有品,贸易小国也能成为贸易强国。贸易小国囿于国内市场规模、资源要素数量等限制,不可能形成很大的贸易规模,但它们可能在某些细分产品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也应该属于贸易强国。

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GVC)视角来看,贸易强国的内涵又有所不同。以往的贸易强国概念一般针对最终产品而言,但随着GVC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否管控和协调GVC,能否占据GVC主导位置,能否在GVC某个生产工序上具有比较优势也是贸易强国所需具备的新品质。事实上,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是由于参与GVC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才得以很快提高其贸易规模,并在表面上出口高技术产品,但获取的增加值并不高。发达国家仍控制着GVC高端环节,并攫取了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高技术产品的绝大部分增加值。所以,GVC背景下的贸易强国更多地应该表现为对GVC的控制能力、关键零部件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生产能力以及相应的创造贸易增加值的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也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一国境内生产能力不等于国际交换能力,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数量和作用才是衡量一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

本国货币的国际流通能力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贸易的综合实力。国际交换与国内交换不同,国际交换中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权不仅来自一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量,还来自该国货币在世界的流通能力。除了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天然属性之外,在金本位制结束后,纸币在世界上能否具有较强的流通能力,取决于三种功能,即贸易结算功能、投资工具功能和储蓄货币功能。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功能,流通能力必然不强,那么也就不可能取得商品和服务交换中的定价权。

一个国家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越强,越能占据国际贸易的有利位置。国际贸易必须在一定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下进行,才能保持安全和正常秩序。依据经济学属性,全球经济治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全球公共品,可把它们归纳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国际规则。第二类是主权经济体为国际规则的执行所提供的运行载体、平台或其成本。第三类是企业和私人机构对优化国际经济治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或服务。第四类是跨国公司(或其行业协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准则。在制订这类游戏规则中,贸易强国一般都有较大的话语权。

(摘编自裴长洪、刘洪愧《中国怎样迈向贸易强国——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小题1】下列关于“贸易强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不仅涉及商品与服务,也涉及货币、技术等全球公共品。
B.贸易强国主要体现在贸易规模上,也体现在细分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能力上。
C.贸易强国不是在出口最终产品上具有优势,而是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主导地位。
D.贸易强国既体现在国内生产能力上,也体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上。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论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讲述贸易强国不只是少数贸易大国时,指出贸易强国应该进行分类。
B.文章用对比的方法,有力说明了创造贸易增加值的能力对贸易强国的重要性。
C.文章在对全球经济治理框架进行分类时,是按从大到小、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
D.对于贸易强国,文章先交代背景和评判标准,然后从五个方面讲述了它的内涵。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贸易强国只针对最终产品而言,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可称得上贸易强国。
B.如果一国的货币在世界流通能力强,该国就能取得商品和服务交换中的定价权。
C.一国如果加强对GVC的控制能力和提供全球公共品的能力,可能成为贸易强国。
D.国际贸易如果不在一定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下进行,就会脱离正常的运行秩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屈原以身殉志、投入湘水时,绝对无法想到:那一时激起的波浪会在历代文人心中产生久远难平的震荡。如果说两汉时期,文人们还在争论着屈原的归宿到底有无意义?那么,到了晋、宋易代之际,当采菊东篱、悠然自得的贫士陶渊明,以自作挽辞、平淡而终的形象,向人们昭示了一条田园隐居的生活道路之后,屈原与陶渊明,便成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归宿的象征人物,成为历代文人经常加以比较的对象。

其实,陶渊明与屈原在精神脉络上是息息相通的。屈原所以悲愤绝望,在于对“天道”的根本怀疑。儒、道两家学说都相信存在着公正的“天道”,这是贤士进德修业、完善自我的内在动力。《老子》说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屈原也相信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但为何存在着贤士不遇的社会现实呢?这在当时是一个解不开的绳结。屈原在《天问》中已经提出了疑问:“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十分同情屈原的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对仁德高洁的人士往往穷饿而死的现象表示:“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也为屈原《离骚》所抒发的悲哀情感而共鸣,并顺着司马迁的思路,指斥“天道”“报德”之说的虚妄。尽管屈原和陶渊明都认识到:并不存在一个公正无私的“天道”,但他们依旧执着于这一人格理想。所不同的是,屈原一心想通过楚王实现美政,建立功业,终于无路可走;陶渊明却在自我修善、自我肯定的同时,将并不公正的外在功名、社会承认看得轻如浮烟、毫无意义了。

从屈原到陶渊明,这恰恰说明了一种基于文化选择的心路历程。在传统社会中,失意于仕途、困惑于人生的文人,从无路可走转变为有路可走,而且选择了自得其乐的道路。陶渊明的归去,正是古代文人在人格理想与社会现实相冲突时,所能够选择和把握的自我调适、内心平衡的一种途径,其实也是一种矢志坚守、出入有度的人生信念。自从有了陶渊明作为典范,悲愤无奈的文人便有了“柳暗花明”的转机,纷纷以追和陶诗的形式,表达“归去来”的想法。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厌倦了官场风波之后,幡然省悟自己“深愧渊明”,不知“早悟”而归。陶渊明那种身居草屋、却自得其乐的“心远”境界,更被苏轼的诗文发挥到无往而不适意、无往而不逍遥的境地。对这种“心远”境界,朱光潜先生指出,“陶渊明胸中自有无限,所以不拘限于一切迹象,他不但在诗里,而且在生活里都达到最高的禅境。”或许,那是一种文化积淀深厚的精神“田园”,是一种人的内心可以领悟的审美境界。

时至当今,在纷纷扰扰的现实世界中,文人们也会感受到被外在诸多因素所牵制而身不由己的困境,更加渴望获得一种使自我回归、精神自在的支撑力量。于是,陶渊明笔下令人“心远”境界,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无论是花鸟、诗文,还是山水、田园,所有平淡自然的生活,都变得生机盎然、充满情趣,值得细细品味了。

(摘编自《古代文人的归宿:从屈原到陶渊明》)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投水殉志的行为引发了两汉时期对其归宿是否有意义的讨论,更激发了历代文人心中难以平静的震荡和长久的思考。
B.相信存在一个公正“天道”的儒、道两家,成为了贤士们完善人格、增长德业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相信贤士定会有“遇”的人格理想。
C.司马迁对道德高尚的贤士穷困而死的不合“天道”现象产生了怀疑,陶渊明更是在此基础上,斥责了“天道”说法的虚假。
D.在人格理想与社会现实产生矛盾时,陶渊明选择了悠然自得、平淡面对,不能不说这种选择是古代文人文化选择的一个转机。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比了屈原和陶渊明的不同的人生归宿,意在指出两人不同的精神追求。
B.引用老子的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为了证明老子对公正的“天道”存在与否这一问题持乐观的态度。
C.文章在论证屈原的无路可走和陶渊明的自得其乐都对“志”的坚守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后者更为当今文人所向往。
D.文章在引入话题之后,分析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说明陶渊明的选择对他之后的文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说屈原的纵身洪流是一种对人格理想的坚持,那么陶渊明隐居田园,更为后代文人提供一种内心平衡、出入有度的选择。
B.苏轼官场沉浮后,深深悔恨自己没有“早悟”而归,在他醒悟后,在诗文创作上将陶渊明的“心远”之境发挥到适意、逍遥的境地,达到了“穷而后工”的效果。
C.对于“心远”之境,朱光潜先生认为,这不仅是陶渊明不拘于表象,内心达到最高禅境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积淀的田园和可以领悟的审美境界。
D.作者认为,现实世界中的文人被众多因素牵制、身不由己时,到陶渊明笔下去寻找那种达到“心远”境界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