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陪局长跑步

刘浪

局里在三清山森林公园召开年终总结大会,要求下属各部门、单位至少派两名代表参加。章所长见几个副职都忙,便叫了只是副主任科员的老关同去。

三清山走高速约一个多小时车程。上午报到,下午就开完了会,但局里在山腰的别墅区开了房,安排第二天上午再自由活动一下,午餐后返回。

当晚没事,大家便三三两两地在山上四处溜达。章所长喜欢玩麻将,饭后便撇下老关,不见了踪影。老关便一个人沿着小道晃悠。巧得很,在一个拐角处就遇到了江局长和几个人也在散步。

江局长头发差不多掉光了,但身体还很健硕,晚餐时可能喝了几杯,一脸的酡红。见到老关,他很兴奋地说:“你姓关,上次局里搞田径比赛,你拿过一等奖的,是我给你颁的奖。”

这让老关有点受宠若惊。要知道全局仅下属单位就十多个,虽然局长给他颁过奖,但那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

寒暄了几句,老关知趣地想走开,哪知江局长谈兴很浓,一个劲地说,他读大学时也很爱好运动,只是后来公务太忙,就没有坚持下来。不过,现在还坚持每周要晨跑几回。

末了,江局长说:“这公园空气这么好,路也很平整,不跑上一回都白来了。老关你明天早上陪我跑步!”

老关有点诚惶诚恐,连声说:“好,好,没问题,明天早晨我陪您锻炼。”

江局长一帮人继续往前走,老关突然想到什么,就喊了句:“江局,明天早晨几点?”江局长回头做了个手势:“明天六点半,不见不散。”

回到房间,老关半天平静不下来。老关的副主任科员只是个非领导头衔,能不能转上实职,只是局长的一句话而已。老关心想,这回陪局长跑步,可是一个机会啊!兴奋之余,老关很快想起自己根本就没带运动服和运动鞋。

于是,他赶紧往家里打电话。老婆听说要送运动服和鞋就急眼了:“什么,这大晚上的,让我给你送这个,你是不是发神经?”老关知道老婆会急,于是将缘由对老婆说了。老婆说:“陪局长跑步,也不用这么夸张吧?”老关火了,“难道你让我穿着西装和皮鞋陪领导跑步吗?”老婆支吾了,说:“那可不可以请个假,不跑呢?”

“别废话,马上送过来,误了事,你到时别后悔!”老关吼道。

放下电话,老关又想起没和局长约好在哪里碰头。于是他决定先向局长办公室王主任打电话问下局长的房间号。

电话通了,老关自报家门。王主任那边很嘈杂,当他听清老关说的话时,立即有了警觉,“你要江局房间号干什么?”老关没敢说实话,就说:“我想向江局汇报点工作。”王主任说:“有事回局里再说,不要打扰领导休息!”就把电话给挂了。

没有房间号,那只能明早电话约了。老关打开电视,可满脑子里还是陪局长跑步的事,他一遍遍模拟明天跑步的情景和细节,想着江局长会说些什么,他要如何作答。

就这样胡思乱想了好久,约摸老婆要到了,老关便往山下走,在公园大门口,正好遇到老婆开了车过来。老婆见面就骂:“你个神经病,这么晚我根本就没走过高速,一路提心吊胆的。”

老关接过装着衣服和鞋的手提袋,便对老婆说:“赶紧回去吧,要让人看到你送这玩意儿上山,肯定会笑我拍马屁。”老婆说:“你就是拍马屁嘛!”

夜里十二点多,章所长回来了,见老关还在看电视,就问:“这么晚还没睡?”老关说:“习惯了,太早了我睡不着。”章所长看了看老关,说:“是有心事睡不着吧!”老关听了心里咯噔一下,但章所长没有再说什么,径自去了卫生间洗漱。

上床的时候,章所长问:“你找江局做什么?”老关一慌神说:“没啊,谁说我找江局长?”章所长粗着嗓子说:“我和王主任一起打麻将呢。老关,我对你说,不要搞小动作哟。对了,江局在250别墅,你可以现在去。

章所长翻身睡去,很快呼声如雷。

半夜里,听着章所长的呼噜声,想着章所长刚才所说的话。老关几乎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六点没到,老关就收拾整齐,悄悄出了门。到了外面,老关才发现天下起了雨,虽然不大,但路面已经尽湿。不过,在老关看来,这种天跑步应该也没有多大问题。

冒着小雨,一路寻觅,老关终于找到了250别墅。在门前的槐树底下又站了很久,看到手机显示时间到了六点半,老关便上前敲门。连着叫了几声“江局”之后,江局长穿着大裤衩,睡眼惺忪地打开门,问:“什么事?”老关先让脸上堆满笑容,然后轻声提醒:“六点半晨跑呀!”

江局这才看清是老关,又抬头看了看老关的头发,便恶狠狠地骂了句:“下雨天跑什么步?你神经病啊!”

房门“咣当”一声关上。老关像根桩似地杵在门前很久,只感觉额头上流下的全是水,分不清哪是雨哪是汗。

(节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5期)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几节文字很有意味,看似随意写来,其实它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又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B.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因人而异,对江局长、章所长、王主任多用语言、神态描写,而对主人公老关则较多地使用了心理活动描写。
C.小说中老关老婆和江局长先后三次责骂老关“发神经”“神经病”,不仅触发点完全相同,而且都指向老关明显异于常理常情的言行。
D.小说借副主任科员老关在职场中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一点儿私心使劲藏着掖着却还是处处露出马脚,尽显官场微妙关系,贴近生活。
【小题2】情节跌宕起伏,行文曲折有致,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请结合小说,简要梳理老关戏剧性的遭遇及其心理状态。
【小题3】小说题为“陪局长跑步”,而行文自始至终都没有写具体的跑步,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作者如此设置标题的用意。
19-20高二下·河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小说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岔路口

陈毓

坐在山下岔路口读书的人,并不反感一个问路人。我看见他就坐在这样的一个岔路口,膝盖上摊本书,正读得投入。来路上,我遇见过扑蝶的捕蝉的钓鱼的摘花的,但遇见一个安坐读书的,还是稀罕。他手脸黑而粗糙,为了脚舒服,鞋跟也不挂上,一只脚索性踩在鞋面上。

想让他把眼睛从书里移出来,我就向他问路:请问从你坐着的台阶走,能不能上到山顶?

我的问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深潭,泛起涟漪需要等待。他转过脸,看清我这个问路人,却又回转脸,望向那条向上延展的石阶,答:能走一段,再往前,就无路了。

那是一个不紧不慢、使用本地方言但我完全能听懂的腔调。

那我要上山,咋走合适呢?

就顺你脚下的路走,要上山,只管往前走。

可我就是从这条路折返的,我已走了一大截,我想走到更静僻的路上。

他想了好一阵子说,那你就沿台阶走,到一个打算盖房子的屋场再回转来,小路只到那里。

有没有狗?

有狗,是人家养着看场子的。

这让我犹豫,我不想因为本是要寻清静却惹得狗吠连天。索性站着不走了。

我确信不必问你是本地人吧这样的话。我说,你坐在这里看书,家里不用你帮忙啊。我的语气甚至不是询问而是更接近感叹。我想到山门口那几家并没几个人吃饭的农家乐,替他找答案,是不是这段日子因为疫情的缘故,进山吃饭游玩避暑的人少,家里不需要你帮忙?

他慢慢露出笑容,像是说,你都知道了我就不说了。但我其实很想让他说话。我说,你是不是开年就没出去打工,一直待在家里。他这次回答得利索:我从没离开过这里。

这让我吃惊,我说你多少岁了你没离开过这里?

他说快六十岁了。

一点也不像,我由衷说,你看上去顶多五十岁。

他说祖上就在这里,上小学也在这里,后来结了婚,就一直在这里了。

我再看一眼他的书,他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手指一直卡在那正读的一页书中,是预备随时再回到那页书里去,见我并没快速离开的意思,索性把那一页书折个角,合上,放在石阶上,把手解放出来。

待要看清书名,显然书原先的封皮已经无存,又用了一张不相干的硬纸褙上了。

你从没离开家,那你在家里做些什么?我尽量显得漫不经心,掩饰我对他的探究之意。

他咧嘴笑,却没说话,像是思考一个快六十岁,从没离开一座山,一条沟的人到底都在这里做了些什么可以拿来说。

溪流的声音很响地浮起来,风吹在不同树叶上发出不同的声响组成和鸣,叫我出神。他放在石阶上的书一会儿哗啦啦向左翻页,一会儿又扑啦啦向右翻页。

我说,你很爱看书啊。

爱看老书。

你的书看上去倒是很旧。

他说有些书是他父亲以前留下来的,还有的,是住在城里的妹妹送给他的。

他好像忽然有了可以言说的,决心要和我这个站在他面前不走的人说一说。这时我发现他其实是个很爱说话的人。于是,我听到一个回到语言的河流边的人的讲述。

你手中拿的,是猕猴桃的花,你知道不?

我努力避开不知道三个字,我说我真的是吃过猕猴桃没见过猕猴桃开花,为加强吃过,我说我吃过红色果肉、黄色果肉和绿色果肉的猕猴桃。

但他说,这座山里,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

有那么多?

有的。他肯定。在山里遇见猕猴桃,见熟了的,尝一尝。总共有十三种味道,新的,再没遇见过。

黑熊上树比人厉害,他笑。像是笑熊,更像是笑人。

人见了黑熊,是否只恨跑得慢。这话是我说的,他只是笑。

村里有人被黑熊挖了脸,眼睛珠子差点坏了。也有一个被豹子咬坏了胳膊。我父亲打过一只黑熊。铁珠子枪,枪里能装五颗铁珠子。熊肉好吃,野猪肉粗。熊是个宝疙瘩,黑熊油神得很。有一回上山,一只脚踏上个断树茬,树茬钉进脚心,自己弄出来一半,脚伤半年没好,后来抹了黑熊油,第二年,脚心里剩下的树茬子自己退出来了。

黑熊、麝香、豹子多年没见,野猪多。以前村里都种玉米土豆,野猪爱下来吃。现在地叫人糟蹋得差不多了,都不种地,野猪也下来得少。动物更怕人,人还是厉害。大路上难见,就是见了,你不惹它,它也不惹你。

你讲的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吗?话说出来,我立即就后悔了。

他倒不以为意,反问我,书上的事情,都是写书人的经历不?

尽管他回答我为啥爱读书的时候说,读书除了会叫日子好过点外,读书还可以和别人有话说。但我宁愿相信那些故事是他的亲历亲闻而不是书上别人写的被他讲给了我。

这时我的电话突然响起,是在山下饭后打牌的朋友喊我返程了。

我看见他捡起地上的书,站起来,向我招了招手,立即就走远了。

于是,他向山里,我向山口。

我闻见空气中互为融合却又保持独立的香气,分辨出属于猕猴桃花朵的那份香气。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读书人“手脸黑而粗糙”,鞋跟不挂上,脚踩鞋面上,突出了生活随意的山里人的特征,也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B.小说多次写到读书人所看的书,再加上“我”的“愿意相信”和“宁愿相信”的句子内容,说明读书人所讲的并非亲身经历。
C.“风吹在不同树叶上发出不同的声响组成和鸣”和“闻见空气中互为融合却又保持独立的香气”的描写暗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D.以“岔路口”为标题,既表明故事发生的地点,与结尾两人走向不同方向相呼应,也暗示了“我”和读书人不同的生活状态。
【小题2】在与读书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对读书人有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用大段篇幅写读书人“回到语言的河流边的人的讲述”,这段讲述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秤收藏家

凌鼎年

梁歆臣是锦溪镇土生土长的老住户。他这人不抽烟不喝酒,就一爱好,喜欢老物件。在镇上,他也算资深的收藏家了。不过,他的收藏与众不同,他不收藏书画,不收藏瓷器,不收藏玉器,不收藏铜器,也不收藏石头,他单单收藏老秤,即杆秤。梁歆臣偏爱收藏杆秤,与他的外婆有关。

他外婆家有一杆老式的红木秤,堪称杆秤之王。外婆轻易不拿出,每到二十四节气的立夏这天,外婆就把那杆老式的红木大秤拿出来,挂在房梁上称孩子的重量,据说是个古老的风俗:胖了,谓之增福;瘦了,谓之消肉。梁歆臣记得很清楚,称男孩时外婆会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称姑娘时外婆会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外婆临终前,把那杆大秤送给了梁歆臣,对他说:“这是外婆唯一能传给你的东西,好好保存,留点念想。”

后来,锦溪镇上最后一个做杆秤的范老伯过世了,他儿子在外地工作,回来处理他老爸的遗物,对于老屋的那些杆秤,他一点兴趣也没有,准备廉价处理掉。梁歆臣凑巧遇上了,一看大大小小有百多杆秤呢,有红木的,有柞栎木的,都是上等木质的,梁歆臣越看越喜欢,一咬牙就包圆买下了,回去后,被他老婆一顿臭骂。

不过从此后,他开始收藏杆秤。每次出差,他一有闲就跑古玩市场,见到好的杆秤就买下,还去乡下、小镇寻觅老式杆秤。一晃三十多年,他的藏品中,有金杆秤,有银杆秤,有铜杆秤,有玉杆秤,有象牙杆秤,有骨杆秤。大的几米长,小的半尺不到,叫戥子秤,称金、称银、称中药材的。

梁歆臣收藏杆秤,他老婆一直是反对者。她认为收藏书画、瓷器、玉器等,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而收藏杆秤这种淘汰货,既占地方,又浪费钱,如果把这些钱放在股市,说不定旱翻了几番了。但他依然沉湎其中。

有记者来采访他:“杆秤为什么是十六两一斤,而不是十进制的?”梁歆臣答曰:“相传杆秤是苏州的范蠡发明的,他采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做标记,共十三颗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就是十六颗星,一颗星代表一两。如果商家少一两则减福,少二两则损禄,少三两则折寿,因此,杆秤又称公平秤、良心秤。”梁歆臣还写了一本《杆秤史话》,收录各式老秤,以及与秤有关的典故、传说,评价还不错。可这是自费出版的,老婆意见更大了,认为他赚钱无术,用钱无数。

梁歆臣的儿子三十出头了,还没有结婚。据说买不起房子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成了梁歆臣的心痛。有一天,梁歆臣的老婆接了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姓范,问梁歆巨收藏的杆秤愿不愿出手,他可以给个好价钱。梁歆臣的老婆一听就来劲了,说:“给我儿子准备婚房就换。”过了几天,姓范的又来电话说:“要房子可以,但必须用梁歆臣收藏的杆秤来换,并立下文书,永不反悔。”梁歆臣的老婆兴奋得一口答应,但冷静后,她又觉得此事要做通老公的思想,还有点难度。可这是给儿子准备婚房的唯一机会,绝不能失去。

有一天,老婆见老公心情很好,就抓住机会说:“儿子有女朋友了,但女朋友说了,有房子,马上结婚,没有房子,吹灯拔蜡。”梁歆臣无奈地说:“现在这房价,哪买得起?”老婆说:“有老板愿意给你房,但看中了你的收藏。”“啥?看中我的杆秤?不行,不行,万万不行!”“你的收藏重要,还是儿子的婚事重要?你太自私了。天底下哪有你这样的爹?要秤还是要儿子,你自己选吧!”梁歆臣痛苦万分,但为了儿子,他决定与这位老板好好谈一谈,就算嫁女儿,也得嫁个好人家吧。老板邀请梁歆臣去他公司看一下。梁歆臣没有想到老板是个儒商,那公司像个园林似的,假山、亭子、水榭、花房,一应俱全。那办公大楼更是挂满了名人字画、雕塑、古玩等,还辟有专门的书画室与茶室,很有文化氛围。梁歆臣放心多了。

喝茶时,老板说他是范蠡的后代,听说杆秤是他先祖发明的,感情上不一样。而他公司信奉的理念就是诚信经营,与杆秤的公平、不欺的内涵相吻合,因此就有收藏杆秤的意向。他还说,让一个收藏家割爱,这很难。不过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他准备开个老秤博物馆,聘请梁歆臣任馆长负责管理,工资照发。

梁歆臣一听,开博物馆不是自己梦寐已久的吗?太好了。这范老板一定懂心理学,怪不得他生意做得这么好。

他连忙说:“如果让我当馆长,工资我不要。我一定尽心尽力把老秤博物馆管理好。”半年后,梁歆臣双喜临门:儿子结婚,老秤博物馆也正式开张了。梁歆臣笑得嘴都合不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3期)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梁歆臣收藏杆秤数量之多、品类之丰,对杆秤了解之透、投入之深的描写,塑造了一个痴迷于杆秤文化的收藏家形象。
B.购买杆秤的老板的公司的文化氛围浓厚,可见他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儒商,他对文化的喜爱和梁歆臣的老婆对利益的看重形成鲜明对比。
C.小说用含蓄凝练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收藏家的故事。“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等俗语的引用,使文章充满生活气息。
D.范老伯的儿子对杆秤毫无兴趣,梁歆臣的老婆也认为收藏杆秤没有经济价值,暗示了杆秤所处的社会环境,透露出作者的隐忧。
【小题2】小说以收藏杆秤、研究杆秤、置换杆秤为主要情节,已然完整,那第二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小题3】文章结尾处写“梁歆臣笑得嘴都合不拢”,他的“笑”里有几种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晨

陈忠实

后院的鸡棚里传来一声雄壮而又宏亮的鸡啼,冯老五醒来了。为了等待儿子,他昨晚压根儿就不曾解过纽扣。冯老五走出上房,一边结紧腰里的带子,一边走到小院里。天已经放晴了,农历正月末尾的一弯残月,挂在东塬顶上。

儿子住的厢房的木门板上,始终挂着一把铁皮锁子。

天麻麻明,村子里很静,他拉开街门的木栓,跨过高高的门坎,准备清扫街道的时候,河滩里一阵叽叽嘎嘎的笑闹声传过来了……

他似乎立刻预感到,那里边就有他的儿子。他侧耳静听,终于逮住了儿子一声浑厚的话音,更加证实了预感。

冯老五把扫帚顺着门框立好,就走过门前的场地,下了场塄,走上通河堤的田间土道。走上三号大坝,他吃惊地看见,在二号坝头上,他的儿子——冯豹子,正和两个青年在冰窟窿里掏水洗脸呢。

这就是老伴告诉他的昨天后晌选出来的三个干部,夸下海口要让三队致富的三个人手!他们洗毕了,相继站起来,其中一个大概发现了老五,给他的儿子——那个只穿着绿黄线衣的高个子指一指,儿子回头一看,随之就朝父亲站着的石坝走来。

“爸!”儿子站在当面,有点不自然,“你一大早跑来……”

冯老五故意问:“你仨在这儿弄啥?”

“开会。”儿子说,“三队管委会第一次开会。”

“开啥会?”

“社员会。”

“开社员会做啥?”

“研究今年的生产、管理和制度。”儿子说,“我仨夜里凑了个计划,想交社员讨论。”

冯老五冷冷地说:“先甭张罗吧!你们选举的干部合不合乎原则?为啥不给支部打招呼?”

“开选举会的时候,你到公社去了,到处找不见,就叫副支书参加了。你不在,副书记就不能当家?”

“等支部研究以后再说。”冯老五说。

“不行,爸爸!我们昨晚研究决定了。”豹子恳求说,“你不能……叫俺们新班子的头一个决议就落空。”

“不行,得支部研究以后再说。”冯老五觉得,在那两个小伙面前,只有抬出支部来,才能压住阵脚。他严厉地对儿子说,“回家!我有话说。”

豹子站在原地,两条浓浓的黑眉毛朝鼻梁上头挤,挤起来两道高高的肉梁。他沉默着,不看爸爸,也不看那俩同伴,半天,他猛然转过身,对那俩小伙说:“你俩回村,打铃!开会!”

冯老五木然了,脸刷的红了,站在对面的儿子,既不尊重支部,又不尊重父亲,狂得没个样了哇!他气得说不出话,“你……”

“二牛,你去打铃,挨家挨户都招呼一下;忍娃,你到饲养室,把会场打扫干净!”

二牛和忍娃又转过身,奔跑着走了。

天亮了,东山顶峰的那一片蛋青色愈来愈透亮,开始现出明亮净洁的白光。群山,河川,南塬和北岭,已经呈现出清晰的轮廓。

一阵沉默。

冯老五点着了旱烟,看着儿子,恨铁不成钢地说:“你知道我昨日到公社做啥去了?”

“知道。”儿子很平静地说,“给我寻出路。”

“既然你知道,为啥还要把队长接到手上?”

儿子走到他跟前:“你知道我为啥要当这个队长吗?”

冯老五转过头,瞅着儿子。

“我为你!”

“为我?”冯老五吃惊了,莫名其妙!

“为你。”儿子肯定说,“你知不知道社员对你的看法?”

“我当干部二十多年,一没偷,二没抢!谁对我有啥看法?”冯老五理直气壮,“你娃……哼!”

“可是,你起手当干部的时候,大家分的粮食能吃饱,干了二十多年,现在倒吃不饱了!我参军那年,劳值二毛三,去年复员回来,长了七分,三毛!”豹子说。

“爸!社员说你是个好人。”豹子继续说,“可也对你不抱啥希望。”

村口传来二牛呼叫豹子的声音。

“爸,我要开会去了。”豹子说,“你也该去听听,你是支书,又是三队的社员!”

“我不去!”冯老五说。

“你该去!爸!”豹子说,“我们给社员拿出一个新管理办法,你听了会吃惊的!”

“你……怎么弄?”冯老五担心,“要注意政策性!”豹子已经走了,回过头来,得意地说:“大闹!红红火火地闹!怎样能叫社员吃饱穿暖就怎样闹!”

冯老五看着儿子走下河堤,扯开步子,朝村庄走去。

太阳刚刚冒红,把群山的峰顶染成了红色,雪地里闪烁出耀眼的色彩。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老五跨过高高的门坎,准备清扫街道,实际是想找儿子,但作为村支书,又拉不开面子到处去找,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细腻的心理。
B.冯豹子和两个青年在冰窟隆里掏水洗脸的情节表现出农村青年想有所作为的激昂情绪,为后文冯豹子不给父亲面子,立刻做出决定做铺垫。
C.“冯老五觉得,在那两个小伙面前,只有抬出支部来,才能压住阵脚”,这个情节表明农村的保守派已经败给了锐意改革的新人。
D.冯豹子忤逆父亲,说社员对冯老五不抱啥希望,虽然是对父亲的极大不孝,但也反映出他极力想带领社员摆脱贫困的热情。
【小题2】小说开头和结尾的几处景物描写恰到好处,请分析其作用。
【小题3】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父亲冯老五,有人认为是儿子冯豹子,你认为是谁呢?请做出选择,并说说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