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当下,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产业,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类生活,硬件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摘编自刘坤《如何迎接人工智能热潮》)

材料二:

   

(《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实际增量数据截至2016年)

材料三: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十”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十人工智能”被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际上,英、美、韩、日等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13年,百度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学习研究院;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互联网数据和咨询公司IT桔子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分析与创业投资盘点》收录了467家AI企业和636起投资事件,其中,人工智能总获投率为67.65%,高于其它行业2-3倍。

但是,商汤科技CEO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法,找到某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不多。“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就国内而言,人才储备方面还相对薄弱。来自领英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195万,中国只占2%,排名第七。

(摘编自张意轩、王威《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材料四:

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它注定会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

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与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某些特定岗位和职业,如传统制造业中的手工艺者被流水线工人所取代。

人类正面临着很难妥善共存的两个发展前景:一方面我们迎来了仅用少量人力就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发展时代,而另一方面,大量人员也将因此而下岗和失业。

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

一言以蔽之,最大程度地缩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经济失衡和贫富差距,已是当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此差距不仅体现在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

(摘编自李开复《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美国AI企业增量长期大于中国,但2015和2016年中国AI企业增量反超,总量差距有所缩小。
B.从2004年至今,中美AI企业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但美国增长的爆发期和回落期都比中国早些。
C.中国AI企业增量在2008年短暂回落之后一路上扬,在2015年达到了峰值,AI企业共计166家。
D.经过创业持续火爆增长的高峰期,中美两国AI企业数量预计将进入休整阶段,只是小幅增长。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被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但要真正飞起来,还需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B.面对人工智能的热潮,不少国家积极应对,中国将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资本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C.人工智能注定在改变我们的世界的同时,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导致各行各业都出现严重的失业。
D.人工智能不仅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全世界的权力格局。
【小题3】阅读材料,请谈谈企业和个人面对人工智能热潮应该怎么做。
19-20高一上·安徽安庆·期中
知识点:报告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近年来涌现出如手机实时导航、抖音快手直播、自动驾驶汽车等服务。这类应用对信息实时性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运营商在设计网络的时候保证信息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迟滞效应尽可能小。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学术界提出了信息龄用作刻画信息‘新鲜度’的一种度量,从而对网络进行优化。杨浩的研究主要聚焦模型和算法的开发,物联网和5G6G的探索等,尝试在这些领域的根本问题和理论方面潜心挖掘,寻找突破。

33岁被遴选为SCI一区top期刊IEEE Transacti onson Wireless编委,这是对杨浩多年努力和学术能力的认可。杨浩介绍了他的科研进展,他说,为了应对无线通信网规模化后带来的信息传输分析、优化和设计挑战,我们认为首要的工作是发展可用的数学分析工具。我们融合了网络分析里经典的排队论与新兴的随机几何工具,发展了一套刻画无线网络中时空随机性的数学方法。基于这个工具,我们初步分析了大型无线网络中复杂的传输环境因素对信息龄的影响。进而,我们提出了从发端的更新与接入频率、功率控制、能量开销等若干方向优化信息龄,保证网络具有良好实时性的方法。我们也将在今年的国际通信大会上作专题课程讲座报告,向全世界同行展示我们的成果,为更好地开展全球科研合作奠定基础,也希望这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可以树立起我们在网络研究方向的比较鲜明的特色。

去年一年,刚入职ZJUI不久的他,做出了不少成果,发表了十多篇SCI论文,效率显著。他年轻且有为,用科研知识和经验构成了茁壮的树干,他屹立且奋发,在无线网络领域枝繁叶茂。

生于斯,未长于斯,但要报于斯。杨浩拥有非常国际化的背景,在香港、新加坡、美国学习工作过,学成后归国,从事中国亟需发展的通信基础建设相关研究工作,并投身教育事业。他表示,首先自己是个中国人,然后才是个科研人。

现在国家发展如此迅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希望可以勇立潮头,面对风险,勇争机遇,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他所从事的无线网络相关研究,尽管可能从很小的角度出发,但也能积沙成塔,让世界拥抱一个更加互联的未来,让全世界的人们享受智能科技带来的变革。这不仅仅是对未来技术的探索,更是为未来在国际通信领域里增加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懈努力。

杨浩希望自己可以在五到十年间,在他所在的科研领域拥有国际上的影响力,立志成为领域的标杆,成长为一棵真正的参天大树。这棵伫立在ZJUI的大树,又将在每一年摇动一棵棵小树。他说,在国外的学习背景令他学到了,科研要保持纯粹的初心,减少拿奖的功利。同时,他了解到,想要搞好科研,除了有一心一意搞科研的耐心,还要有善于表达的能力,有了好的点子就提出来,利于科研团队的进步。杨浩想要把自己学到的,通过言传身教,告诉自己的学生,培养好ZJUI的小树,培养好祖国大地的小树。这便是他心中教育的意义。

(摘编自项杨依晓谢雨欣《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才是个科研人!》)

材料二

相比全球整体情况,中国科研人员对未来所能获得的科研资助、科研合作的加强、技术在科研和教育中的作用、开放科学的发展等方面持更为乐观的态度。今天(425日),全球领先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所发布的《科研未来之路》报告,提到了这一观点。

该报告基于爱思唯尔在20202021年对全球逾千名科研人员所进行的调研撰写而成,从科研速度与开放性、科研资金投入、科研合作、数字技术应用等维度,描绘了未来十年科研发展的图景,展现全球科研人员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科研经费是科研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全球有约一半的受访者指出,他们的研究领域面临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过去一年,全球科研人员对于获得经费支持的信心有所下降。

而中国却显示出了相反的趋势。同全球科研人员相比,中国科研人员更倾向于认为他们可以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同时,他们对未来持续获得科研经费支持也更为乐观。

报告显示,63%的中国受访者预计,其所在研究领域在未来几年内科研经费将会增长,而在全球范围内仅有39%的受访者会做出同样的判断。

全球超过一半(52%)的受访者表示,同两三年前相比,他们实现了更多科研数据的分享。同时,有63%的受访者认为,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中国科研人员对这一趋势的认同显著高于全球水平,7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他们的研究项目中跨学科、跨国及与产业界的合作比以前更多。

(节选自《爱思唯尔发布〈科研未来之路〉报告,展现全球科研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材料三

中国科技部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十二位,成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近年来中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注入了动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申请量排行榜首位。中国正加速向科技创新强国迈进。韩国西江大学技术经营管理学院院长丁有信认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许多领域,中国科技创新速度都在不断加快。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科菲·库阿库表示,中国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运用于解决就业、环境、农业、健康等关乎人民福祉的问题,这非常值得关注

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中国将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不断迈出新步伐。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国际问题专家佩里莫尼表示,中国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也是在为全球科技发展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前校长里卡多·莫斯克拉看来,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离不开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大的扶持力度。十四五规划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7%等目标,这为人力、物力、财力的流动指明方向。此外,中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推动学术、创新和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佩里莫尼认为,中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把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重大任务进行部署。中国在研发领域投入巨大,并培养大批科研人才,成为中国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2020年,中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0颗由阿根廷自主研制的遥感小卫星,开展对地观测。近年来,科技创新合作已成为促进中阿关系发展的重要动能。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表示,科技能够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也是决定国家实力的关键因素,当前,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居于世界先进地位,阿中加强科研合作可以实现共赢

(摘编自《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科技创新》)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龄是在网络对信息实时性的要求非常高的背景下提出的,是用作刻画信息“新鲜度”的一种度量。
B.过去一年,全球科研人员对于获得经费支持的信心有所下降,而中国却显示出了相反的趋势。
C.同两三年前相比,全球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实现了更多科研数据的分享,因此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
D.中国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运用于解决众多关乎人民福祉的问题,这引起了国际有关人士的关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效祖国,对于杨浩来说,不仅体现在保持纯粹的初心搞科研,也体现在摇动一棵棵小树的热诚上。
B.《科研未来之路》报告展现了未来十年全球科研人员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中国科研人员对未来有些方面持更为乐观的态度。
C.对其所在研究领域在未来几年内科研经费是否将会增长,全球大部分的受访者对此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D.中国对科研投入巨大,在“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方面实现了年均增长,为人力、物力、财力的流动指明方向。
【小题3】请分析中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它的超高可靠性、超低延时的卓越性能,将在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催生中国经济的新动能,加速中国各类产业转型升级,给中国带来万亿级的经济效益。到2035年,预计5G的价值链对中国的总产出为9840亿美元,超过美国的7190亿美元,占到5G全球总产值的28.11%。作为一种全新网络架构,5G将与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繁密结合,极大丰富和改善现有的行业及技术水平,催生更多新兴产业和业态,其商用的普及也将成为拉动中国就业的新引擎,总之,5G技术的研发应用将会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精准扶贫开发、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5G强大的市场潜力的召唤下,各方表现出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5G的发展。比如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引入民间资金,资金市场开始加大对5G的投资力度。我们需要加强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公司的合作,并通过优化频谱资源的配置,为5G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要在保障信息安全等的前提下与各国共同推进科技发展,为世界的繁荣与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

材料二:

我国1G-5G的发展历程

类别

特点

规模

1G语音时代

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移动语音通话的1G时代到来。

不详

2G文本时代

具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无法直接传送电子邮件等信息。

截止2012年底。用户达8.7亿。

3G图片时代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等信息服务。

截止2014年,用户达4.85亿。

4G视频时代

速度更快、通讯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能满足用户对无线服务的需求。

截止2018年底,用户达11.7亿。

5G物联网时代

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6日)

材料三:

据4月19日外媒报道,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通过领先电信咨询公司Analysys Mason对全球5G竞争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总裁贝克尔说:“这是一场紧张的比赛。中国和韩国现在略有优势,但是我们可以超越他们并赢得这场比赛。”“当一个国家在某一代无线技术中失去全球领导地位时,该国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技术创新机会也流失到海外。”美国调研公司Recon Analytics创始人表示,“相反,在无线领域引领全球,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正如美国通过4G领导地位所实现的一样。”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研究主管米特里斯·马拉基斯则告诉媒体:“到最后,是否有人在5G竞赛中获胜并不重要,因为中国运营商并没有在与美国运营商进行竞争——他们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进行运营。但不论谁第一个进行5G部署,都将为全球其他运营商提供学习经验,而合作将为彼此带来更大的收益。”

(摘自中国通讯网)

材料四: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消息,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向5G过渡的关键时刻。5G具有速率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

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

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5G普及的速度变慢。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法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摘编自《破除人为藩篱携手拥抱5G》)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中“5G”的相关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5G应用范围广泛,它将对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多个行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甚至催生更多新兴产业和业态。
B.在5G的准备过程中,亚洲一些国家占据了优势,遥遥领先于欧洲国家、将超过4G时代领先的美国。
C.5G技术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从而大幅提升沟通效率。
D.5G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技术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诟病。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1G时代到3G时代,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4G速度更快、通讯灵活、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3G时代的两倍还多。
B.目前,在5G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中国有可成为全球最早实现5G商用的国家。
C.5G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都纷纷向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5G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非凡,合作带来共赢,世界各国的良好合作将会使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
【小题3】5G时代来临,应怎样做才能让5G技术更好地发展?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