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微软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将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

微软宣布将投资5000万美元,使用人工智能来对抗气候变化。此项投资是微软“五年计划”的一部分。微软表示,为了实现对抗气候变化的目标,需要用到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将大量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主要用于四个方面,分别是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

微软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BradSmith)表示,搜集的各种原始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健康状况,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等的情况。但是,有了这些数据还不够,还需要技术来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人工智能能通过收集来自地面、空中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成人类可以理解的各种类型。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能增强我们观察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的能力,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能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在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和云技术了,比如新加坡公司JTC就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楼宇的电力使用效率。JTC已经在MicrosoftCloud平台上实现了对其所辖的39栋楼宇的监控和管理。利用部署到楼宇中的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JTC现在能在故障发生前识别并修正错误,这降低了15%的电力消耗。

(《微软将投资利用人工智能对抗气候变化》节选自《砍柴网》2017/12/19)

材料二:

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2019年联合国最高环境“地球卫士”荣誉,这也是本年度唯一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项目。2016年8月,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打车、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低碳生活方式积攒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们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据支付宝数据显示,到现在5亿人累计碳减排792万吨,种下1.22亿棵真树,总面积相当于1.5个新加坡。

据了解,“地球卫士”是联合国的最高级别全球环境奖。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2005年设立,以表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变革性积极影响的杰出人物或机构。UNEP认为,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技术有力的降低了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带动5亿人在中国荒漠化地区种植1.22亿棵真树,具有全球示范意义。

这并不是蚂蚁森林第一次受到联合国认可。今年4月,支付宝蚂蚁森林入选蓝天保卫战年度案例。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官网再度点赞称,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在全球共同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今天,具有可供借鉴的普世意义。

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技术公益模式正被全球更多地区采纳。6月25日,受支付宝蚂蚁森林启发,菲律宾领先的电子钱包GCash上线了菲律宾版蚂蚁森林GCashForest,鼓励菲律宾人通过日常生活中低碳行为更好保护环境。蚂蚁森林的创新模式,也被全球顶级学府哈佛大学收录到案例库。

(《带动5亿人种下1.22亿棵真树联合国授予蚂蚁森林“地球卫士”》节选自胡华成《头条号》2019/09/20)

材料三:

西媒称,竹子不只是大熊猫的食物,还可以用来解决贫困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由于竹子并非木本植物,而是草本植物,因此生长迅速。竹子用途也十分广泛,不但可用作建筑材料或纺织原料,其根系还可以形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9月14日报道,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竹藤组织国际政策负责人德拉培尼亚指出,该组织发布的2015年至2030年战略规划旨在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从制造脚手架、一次性制品替代物,再到制造竹炭,竹子能够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

德拉培尼亚表示,竹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并且只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因此竹子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抗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然而,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大多数国家都忽视了竹子的潜在价值。该组织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将竹子纳入自身的农林业体系当中,使竹子能够在抗击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报道称,世界上最懂得利用竹子的国家当数中国。在全球竹子生产市场的700亿美元投资中,仅中国就占了其中的350亿美元。中国大约有800万人从事竹子相关行业,预计明年这个数字或将达到1000万人。竹子相关行业为解决贫困问题也作出了贡献。如今竹子已经不单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更反映出当今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在中国的辽阔土地上生长着大约500余种竹类植物。

报道称,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懂得使用竹子制造竹筏、竹椅,编织竹席,制造乐器,甚至利用竹子做成舒适的竹枕。如今在中国大城市里,一些房子的外围依然环绕着使用竹子制成的脚手架,形成一道现代与传统相融的独特风景。竹子柔韧性极强,在强台风天气下甚至比钢筋更具优势。中国国宝大熊猫最喜爱竹子这种食物。不只是大熊猫,就连中国人也食用竹笋,将其视为佳肴。

德拉培尼亚指出,竹子早已不只是一种古香古色的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特性,应当将其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使其能够造福全人类。

(西媒:《世界应向中国学习利用竹子》转自《参考消息》2019/09/17)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土地上竹类植物品种众多,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竹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表现出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B.德拉培尼亚希望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为竹子是草本植物,只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
C.微软公司希望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
D.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说明“中国模式”已经领先于世界。
【小题2】下列不属于对抗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A.支付宝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方式积攒绿色能量,在手机里养大虚拟树。
B.将竹子的利用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重视它的潜在价值,发挥其优良特性,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C.搜集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在内的各种原始数据,时刻监测地球环境系统和其变化。
D.运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小题3】根据提供的三则材料,谈一谈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可以做出怎样的努力?请概括分析。
2020·河北秦皇岛·二模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每到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与转专业相对的是高考生报志愿时的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介绍。

(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

材料二:

浙江省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

选项非常了解(%)了解(%)不是很了解(%)一点不了解(%)没有考虑过(%)
个性30.260.371.90.6
兴趣28.549.718.13.20.5
能力27.953.215.62.50.8
选项很强(%)较强(%)一般(%)不具备(%)没有考虑过(%)
合作意识19.732.445.81.20.9
竞争意识21.324.545.65.43.2
创新意识15.533.341.95.93.4
社会适应能力23.521.2510.34
人际交往能力22.637.936.70.32.5

(摘编自《浙江省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材料三:

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作用;年级、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

(摘编自卢淑芳《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材料四:

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

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地、主动地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

(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这与他们在高考中报志愿时,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不无关系。
B.在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可能影响生涯发展的变量上,研究表明它们对高中生生涯发展影响不大。
C.高中学生能清晰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都是学生学会选择的具体表现。
D.相较于兴趣与能力,被采样的学生对个性这一自我因素的认知更加的了解,有超过90%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有一定认知。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惠英看来,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B.据材料二的数据,对于浙江省被采样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总体认识是比较到位的。
C.对学业、职业与人生的规划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
D.据材料二可知,“社会适应能力”是被采样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因素,而“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骆宾王“秋九咏”诗是一组典型的咏物诗,诗中涉及的九种秋日物事,秋风、秋月、秋水、秋云、秋露、秋雁、秋蝉、秋萤和秋菊,各具风致,也是传达诗人心曲的绝佳载体。独独这首《秋萤》(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下帷如不倦,当解惜余光),写得凄清迷离,却在篇末振起,落在了“惜余光”三字上。在这里,诗人采用了一个关于萤火虫的最经典也最俗套的典故:囊萤。这是一个关于勤学的典故。骆宾王在诗里说,要是有人依然闭门苦读(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室内读书)而孜孜不倦的话,也应该会像车胤一样,懂得惜取这秋萤散发的光亮吧。——因为囊萤典故的加入,看上去使得这首诗沦为比较粗暴的“劝学诗”,充满着道德上的劝诫,并不算有多么可爱。可是,事实上是这样的吗?这首诗前面六句在情境和感官上的营造,难道就为了最终得出一个“励志”的结论?

一首好的诗歌,在适当的时候,要能够摆脱互文性的束缚——尤其是熟典,它是一种业已凝固而不具有歧异性的互文性——而唤醒和更新它周遭的经验,这种经验是鲜活的,第一手的,而不是经由无数前文本改造过的“套路”。因为前六句的努力,骆宾王的这首《秋萤》已经有足够的势能来抛开那个属于车胤的典故,而回到那个观看秋萤的瞬间,回到切身经验上来。在那一派晚凉中,这些萤火虫于阒寂里带来了热——哪怕它的火并不具有温度。那是热肠之人在这个秋夜动情的瞬间,只是为节候变迁之余,这一抹尚未为秋霜夺去的倏然耀眼吧?这是诗人的不甘心和未能忘情。这种未能忘情,何尝不是另一种感时伤事?

(摘选自唐诗贯珠《骆宾王:诗人独负洛阳才》)

材料二: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摹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外。“借鉴已有的文本可能是偶然或默许的,是来自一段模糊的记忆,是表达一种敬意,或是屈从一种模式,推翻一个经典或心甘情愿地受其启发”。而在以古为尚的中国,模拟更是经典形成以后的普遍风气,从魏晋到南北朝之间拟古一直是诗坛的时尚,在陆机、谢灵运、江淹等诗人的创作中,拟古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征。直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创作中还明显留下拟古的痕迹。拟古的结果形成古典诗歌普遍而清晰的互文关系,并渗透于诗歌文本的各个层次。甚至可以说,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

鉴于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梁代钟嵘《诗品》就用推源溯流之法论列历代诗人,揭示其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其实质正是出于对其作品互文性的体认。唐朝诗僧皎然《诗式》将文本的相似概括为语、意、势三个层次的“三同”,而作者的有意摹仿便有所谓“三偷”。偷语之例,如傅咸《赠何劭王济》诗有“日月光太清”句,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拟作“日月光天德”;偷意之例,如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有“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句,沈佺期《酬苏味道》化作“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偷势之例,如嵇康《送秀才入军》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句,王昌龄《独游》脱胎为“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嗟此罹忧患”。皎然的“三偷”之说虽从语词、取景、立意的不同角度区分了诗歌文本中不同类型的摹仿,但由于唐代诗学的中心问题在于意象和造句,所以“三偷”所论的摹仿也只限于句与联的范围,集中在语词的层面。事实上,诗歌文本的摹仿本来就是多层次的,不止限于语句,还包括主题和结构。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论“三偷”,即将其内涵大为扩展,罗列了主题和结构等不同层次的例证。如果按照后人的习惯用法,意与主题相关,势与结构相关,那么偷语、偷意、偷势就可以概括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摹仿,而这些方面也正是诗歌中互文关系发生的主要层面。

文学史上的拟古或摹仿历来就是缺乏独创性的同义词,很少得到正面的评价。但严格地说,并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理解文学文本构成的某种特殊要求的话,互文已不是摹仿而是用经过压缩的语码来替代一个经典表现。这就是互文性理论所要揭示的问题: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无不善于利用文本的这一特性,而文本的文学意味也往往就在这不同文本的关系之中。明白了这一点,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简单地以摹仿二字概之,而首先应该从互文性的立场去审视其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             

(摘选自蒋寅《拟与避:古典诗歌文本的互文性问题》)

材料三:

大致说,由于中国人向来耻于“东施效颦”,又吃过“邯郸学步”的苦头,再加传统处于正统地位的诗文篇幅相对短小,难以容下过多的仿拟之迹。于是人们非常忌讳陈陈相因,陈词滥调,尤其对那些露形露迹的创作特别反感。正如宋代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所言:“诗恶蹈袭古人之意,亦有袭而愈工若出于己者。”金人王若虚《滹南诗话》对黄庭坚鼓吹的“互文性”写作并不买账:“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将那些“沿袭”、“点化”行为贬斥为狡猾的剽窃。尤其是在明清小说理论中,能够与“互文性”理论形成对接或对话的“模仿”写作方式通常成为人们吐槽的对象。如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说:“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回,嗣是效颦日重,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同样带着不屑口气对后来的“互文性”效仿之作。如此这般,每当涉及文本之间“互文性”关系,其批评态度大多是贬损。

(摘选自李桂奎《中西“互文性”理论的融通及其应用》)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骆宾王在《秋萤》诗中,尾联借用“囊萤”的典故,使这首诗沦为比较粗暴的“劝学诗”,充满道德上的劝诫,并不算有多么可爱。
B.梁代钟嵘在《诗品》中根据诗歌史上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揭示历代诗人之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实质上就是对互文性的体认。
C.沈佺期在偷意方面对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的刻意模仿已不止限于语句的范围,还上升到了主题与立意的更高层面。
D.自罗贯中把《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其后效颦日重,这种“模仿”写作的方式通常成为人们吐槽贬损的对象。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熟典作为一种业已凝固而不具歧异性的互文性存在,超越前文本改造过的“套路”,要唤醒和更新它周遭的经验才能摆脱互文性的束缚。
B.在以古为尚的中国,模拟已成为经典形成以后的一种普遍风气。陆机、谢灵运、江淹、李白等诗人的创作中的拟古诗就是明证。
C.既然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那么我们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再以摹仿二字概括和贬损它。
D.中国人对那些露形露迹的作品特别反感,既有耻于“东施效颦”,吃过“邯郸学步”苦头的主观原因,也有诗文篇幅短小难以仿拟的客观限制。
【小题3】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的移动支付方式是以二维码(扫一扫)支付为主,NFC、人脸识别等多种移动支付方式并存,多样化的移动支付手段是对不同支付场景和支付需求的互补。二维码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其在使用成本、操作方式、安全性方面较其他几种支付方式具有显著优势。事实上,最初的移动支付并不是二维码的天下,NFC才是移动支付的鼻祖。有关专家表示,NFC对商户的POS机和用户的手机设备有着较高要求,而NFC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使用的便捷性,用户无需打开手机和程序就可以完成支付。

与扫码支付和NFC相比,刷脸支付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便捷、智慧和无感的支付体验。刷脸支付的普及标志着生物支付时代已经到来,指纹、脸、静脉、虹膜、声纹等人的生物特性替代了传统的密码支付模式,实现在支付场景下的应用。作为当前移动支付中技术含金量较高的支付手段,刷脸支付正处在快速增长时期。近两年间,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公司纷纷在刷脸支付领域布局,相继推出自己的刷脸支付产品。无需手机、不怕没电和信号不佳,刷脸支付已经彻底摆脱了终端进行支付,在消费高峰时段也能够有效分流顾客,降低人力成本,实现一对多甚至无人化收银。未来,大数据、智能风控以及更精确的AI生物识别等技术将进一步为刷脸支付时的安全防护、身份识别“保驾护航”。

(摘编自齐旭《移动支付:消费方式的一场革命》,《中国电子报》2019年41期)

材料二:

图1:使用移动支付后对各种家庭影响情况统计表

   

图2:使用移动支付后消费情况统计表

   

【注】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引自《降低恩格尔系数促进消费升级移动支付成拉动内需新引擎》,光明网2019-10-11)

材料三:

在移动支付市场逐步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更多的部门参与到其中,才能够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施有效的确保。金融机构在资金收复和支付管理当中要及时地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但是由于当前银联和银行并没有完善的技术对市场进行积极的主导和规范,所以支付产业需要借助银行、银联以及移动运营商进行系统性完善,发挥银行、银联在资金清算方面的优势,为移动支付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监督管理过程当中,人民银行需要对移动支付产业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监管,并且联合多部门投入到监管措施制定当中,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的监管和引导,并且确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支付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银保监会也要确实起到足够的监管职责。银联公司在第三方支付交易的时候也要提供必要的提示。

在移动支付过程当中,我们要把支付安全与便捷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促使支付行业科学地发展。移动支付需要在安全有保障的措施当中进行系统性的安全度提升,所以要加大安全技术引入力度,使各个支付过程能够更加具有技术性保障,确保各类数据能够进行稳固传递。

(摘编自郑璐《浅谈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方法》,《今日财富》2020年3期)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阶段,二维码、NFC、人脸识别等多种移动支付方式并存,适应了人们对移动支付的不同需求。
B.一些互联网巨头公司正逐渐布局刷脸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中的刷脸支付势必迅速取代其它支付方式。
C.移动支付促进了家庭消费总量上涨,也显著改变了消费结构,使食品消费占比降低、发展型消费大幅增加。
D.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其它相关部门进行系统性完善,如需借助银联、银行及移动运营商。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种移动支付手段各具特点,二维码支付凭借便宜、快捷与安全的优势成为目前顾客的必选。
B.移动支付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了居民多元化的支付需求,也释放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
C.使用移动支付后,促进了消费升级,成为拉动内需新引擎,这对企业的运作可能会产生影响。
D.刷脸支付利用了人的多种生物特性,这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智慧和无感的支付体验。
【小题3】如何促进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